翻舊帳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球員的價值 -- 魔球 (Money Ball)


在PPS上看完的. 很痛苦, 總覺得上頭的翻譯怪怪的, 但, 免錢的, 也只能在這兒小聲地complain.

看電影之前曾經看過同名的原著, 原著與電影內容整個差很大.
書主要是在闡述一個觀念: 有沒有一個系統可以正確地評估一個球員應有的價值?
電影也是在講這個, 但它的拍攝手法是從較有故事性的方面來切入: 首支實行此理論的球隊導入的經過. 由帥氣的布萊德彼特飾演重要推手: 球隊經理, 這當然是一大賣點.

回到主題: 如何正確地評估一個球員應有的價值? 球員的表現好, 價碼當然也高, 但是, 一個球隊是否該不計代價地去網羅所謂的明星球員? 一個明星球員是否真的值得他喊出的身價?


這個理論是說, 球隊該追求的是在球隊資金負荷下所能得到最多的勝場數, 在這前提下球員獲得的薪水才是合理的價碼.
於是我們在開頭時看到本片真正的靈魂人物, 那個深信此理論的胖助理, 運用統計歸納得出, 如果想打進季後賽, 整季至少要得幾分, 最多能失幾分. 然後, 藉由一連串的運算, 推得隊員名單中的空位, 該由怎樣的球員來替補.
這時候, 那些平常為人津津樂道的統計數字突然間出現了與薪資掛勾的邏輯: 找到上壘率大於多少而且價碼低於某個金額的球員, 或是找到防禦力低於多少而且價碼低於某個金額的投手.
這些人也許沒辦法場場盜壘, 沒辦法一年六十轟, 沒辦法投出完全比賽; 但是他們能夠穩健地上壘, 穩健地推進得分, 穩健地壓低失分率, 穩健地獲得勝場.
而增加獲得勝場的機率正是球隊最需要的.

剛開始, 由於留有退路的關係, 場上的總教練不肯聽帥經理的指令, 用他的思考邏輯排出"合理的"先發陣容, 可是無論怎麼打都是輸多贏少.
一直到帥經理破釜沉舟, 趁著季中交易球員的機會, 把總教練眼中的可用之兵通通送走, 逼他不得不起用那些眼中的殘兵敗將, 再加上原本懷有心結從不與球員打交道的帥經理親自下海跟大家搏感情, 整支不被看好的球隊突然間脫胎換骨, 連戰皆捷! 破紀錄地連勝二十場!

但是, 也就是這第二十場, 讓小布動搖了.
第二十場的致勝關鍵是九局下打破平手僵局的一顆全壘打.
打出全壘打不是不好, 但"想打全壘打"的這個念頭會造成球員大棒連揮, 很快地被三振.
這個理論不需要全壘打, 不需要盜壘, 雖然全壘打會讓觀眾群情激動, 雖然盜壘可以製造比賽高潮; 這理論要的是穩健地上壘推進, 它要的是精密計算後應有的得勝率.

小布證明了這理論的可行性, 但同時, 也失去了棒球的某些樂趣.
如果大家用同樣的公式都能贏, 那每一場比賽開始時, 是否就已經可以預測結果?
如果球隊用這個理論獲勝, 隔年這些球員的身價是否會水漲船高? 到時候球隊是否又無法負擔所有球員的薪水? 那麼, 是不是每年都要重新組織一個球隊? 這樣的球隊還算是一個團隊嗎?

所以,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即使有實例證明理論可行, 邪惡的洋基隊仍願意每年花費高到破表的薪資養這麼一大群鑽石陣容...
因為觀眾買票想看的是表演, 不是冰冷的公式.

他們需要有明星球員能讓人津津樂道或破口大罵. 而這些吸引票房的魅力才是明星球員潛在的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