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煙火需要一些技巧跟器材的輔助, 感覺起來就很專業, 所以剛開始玩相機時, 也曾把它當成一種非拍到不可的目標.
器材方面, 機子本身要能支援長時間曝光, 要能接一條快門線避免手振, 腳架要穩更要高以避免被前面的人頭擋住, 對焦模式要改成手動無限遠免得快門要按下去了還在那兒拉風箱.
設定值, 大約是ISO 100, 光圈F4~F8之間. 在感受到煙火發射震動大地的低頻時就可以按下快門, 直到煙火在空中炸開消失後再放開. 如此一來大概就能補捉到煙火的全貌.
地點的選擇則是看個人的構圖, 前方有水的話可以拍到煙火的倒影, 前後景有建築物時可以襯托煙火的壯麗, 如果不想在拍攝時被煙霧干擾, 還得注意一下當天晚上的風向...
初期的作品大概就這張吧, 2003年拍的:
拍煙火, 運氣很重要. 因為沒有人會告訴你下一顆煙火會放到哪個點, 長成什麼模樣. 有時幾十顆同時炸開, 黑夜變成白晝, 很爽, 大夥兒會驚呼讚嘆, 但同時, 你手上這張也跟著過曝不能用了...
2004年, 嘗試用Photoshop模擬黑卡重曝:
底片機的時代, 拍煙火可以用黑布, 掀開或蓋起, 以決定重曝的時機. 數位機熱雜訊太嚴重, 不能這樣搞, 所以只能回家PS. 我記得這張成品是用三張原始檔疊合而成的.
下面這張是先有想法, 然後付諸行動的成果:
我想要拍一張類似Disney那種, 前有建物後有煙火的照片, 於是在2004國慶日爬上頂樓的水塔, 拍到了這張.
接著就是厭倦期.
每年都拍類似的東西, 拍出來的結果跟其它人也沒什麼太大差別, 頂多就是找一些一般人沒辦法到的地點, 拍出不一樣的角度, 比如愛河旁的大樓樓頂.
看看網路上的煙火照, 大同小異, 突然就提不起勁了.
就在這時, 我看到Fujifilm的官網上, 展出了一個煙火攝影作品, 是Flash版本, 當時沒考慮要抓下來存檔觀摩, 實在有點可惜. 他拍出的煙火跟正統的不一樣, 炫麗, 多變, 而且絕對不重複. 我的好奇心再度被撩起.
2006年的元宵, 我開始不一樣的嘗試.
那年的拍攝, 印象非常深刻. 我試了所有能想到的手法, 甚至包括站在原地轉圈跳躍, 玩到連身旁的朋友都不敢認我.
這種拍攝方式, 主要是利用變焦, 對焦, 擺動, 旋轉去做組合變化. 因為每一顆煙火都不同, 每個人使用的手法都不同, 所以很難出現一樣的作品.
但是, 這種拍法的優點也正是它的缺點.
你永遠不知道這次快門按下去會是什麼結果, 所以挑圖的過程也成了創作的一部份.
在這種情況下, 你沒辦法設定一個題目然後去完成它, 所以它只能是種抽象畫, 只能是一張看起來很有趣的圖片. 它的背後沒辦法有故事.
不過我這張又是個例外了.
這張是為了情人節, 是打從一開始就想畫出一顆心送人的. ^^
然後, 因為2006年那個晚上玩得太兇, 接下來幾年想不到更新的idea, 也就沒有想拍煙火的執著.
直到今年元宵, 我再度去了趟鹿耳門.
我不知道這種拍法是誰起頭的, 甚至連是誰啟發我的都不知道. 所以這幾天上網追查了一下, 找到這個link, http://japan-fireworks.com/fpl/net_photo.html
它裡頭列出的煙火攝影師, 有人得過Fujifilm的銀賞...大概就是他吧? 米田孝治.
從這個列表我也才知道, 原來這種拍法, 叫做前衛系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